当前,“保险+互联网”模式已深入人心,互联网保险时代已然来到。保险科技作为互联网保险发展道路上的一面大旗,指引着各企业不断前进。2013年成立的众安保险,一直以“做有温度的保险和面向未来的保险”为愿景,为能够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不断努力。
凭借“退运费险”,仅成立三年多的众安在线(06060)登陆港交所后,受到各路资本的热捧,物流行业到底蕴含多大的保险潜力?快递巨头寄望抱团筹建保险公司分食市场。
退运费险成“心头宝”
电商发起的“双11”购物节走过了第九个年头,打造了万众消费的神奇业绩。以天猫为例,其2009年成交额为5000万元,到今年实现了1682亿元,增长高达3364倍。购物狂欢盛宴的背后,除了高速跳跃的成交额,也不乏冲动消费带来的日益攀升的退换货需求,“退运费险”生意就随之成了相关商家的“心头宝”。
在香港上市不久的众安在线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披露,其今年“双11”期间的相关保单数量超过3亿张,除了传统优势业务“退运费险”,还涵盖了针对商家的保证金险、针对货物的运输险等多种产品与解决方案。
而就在“双11”前不久的10月中旬,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三通一达”(即申通速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以及韵达速递)拟筹备建立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邦保险”),当前已经上报保监会等待批复。
快递巨头抢食物流保险会给市场带来颠覆性改变吗?一位参与筹建中邦保险的快递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保险公司的筹备事宜主要是股东方之一的江西金融控股在牵头准备,产品设计的初步计划主要围绕物流行业的链条进行。
进击退运费险
物流领域的保险未来会有多大市场空间,仅“退运费险”一项的表现就足以让从业者兴奋。所谓“退运费险”,是保险公司针对网络交易的特征,推出的退货运费险产品,买家或卖家可在购买或卖出商品时选择投保,当发生退货时,在退款完结后72小时内,保险公司将按约定对买家的退货运费进行赔付,从而解决网购退货时运费不知该由谁承担的难题。
这项依托在购物狂欢中的业务,每笔保费仅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之间,却因其巨大的数量将众安在线送上了香港资本市场。阿里巴巴参股的众安在线在成立后第二年,即2014年开始承保“退运费险”。当年“双11”,众安在线保单量突破1.5亿张,保费突破1亿元,颠覆了传统财险公司的发展路径。
2016年财报中,众安在线“其他险种”(主要为“退运费险”)的保费收入依然排在最前列,为13.37亿元,约占了当年总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正是因为“退运费险”的加持,众安在线自2013年10月成立起至2016年12月31日,累计销售72亿份保单,服务客户数约4.92亿。
“保单数量突破3亿张,峰值保单处理量为每秒3.2万张,同比提升超过130%……”虽然众安在线今年的“双11”成绩单中包含了整个“双11”生态链的诸多产品,但业内人士认为,“退运费险”仍是其主要贡献力量。
挖掘物流险场景潜力
从当前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来看,各家都会打出Fintech(金融科技)的旗号,强调技术、互联网基因等元素。而从一般认识上来看,快递相对来说还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快递公司做保险优势何在?
虽然物流行业在仓储、分拣和递送环节主要靠人来实现,但实际上数据化程度和在线化程度还是很高的,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流信息查询的便利性。通过人名、手机号、地址、物品种类和数量等数据,可以串联起个人和企业相当多的信息。而不论是Fintech还是Insurtech(保险科技)的实施,都离不开大数据。在物流保险的场景开发上,业内人士认为同样值得期待,传统产品不仅包含各类水路、陆路、航空、邮包货物运输保险和一系列附加险,以及承运人责任保险、仓储需要财产险,还可以延伸到车险等交通工具险。新开发的产品中最有名的就是退运费险、电动车保险以及快递员意外险等。
此外,现在有的快递公司已经进入到金融领域,比如代收货款、供应链金融等,也可以就此场景开发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利用企业的收发货量和变化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也使得此类保险有一定风控的基础。
对于快递公司成立保险公司是否会加剧“退运费险”的竞争,马潇表示,在场景层面,物流系的保险公司恐怕还没有办法撼动电商平台在这个产品上的主导地位,用户不会为了买几毛钱的产品,专门跑到物流公司的平台去投保,但与电商合作来提供“退运费险”产品的竞争会由此加剧。作为“金融科技第一股”,众安将继续沉淀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保险品质及市场认可度。